西征之路——莫斯科公国会议
西征首领拔都带领着大军按照爷爷成吉思汗的意愿来到了斯拉夫人的故乡——斡罗斯地区。
此时斡罗斯地区的公国的大公之间各有间隙,立陶宛和喀山大公在七大公之中实力最弱,常受欺凌,早已对波兰大公心怀不满,却也只能忍气吞声。
立陶宛大公是位美丽而有主见的女伯爵,喀山大公早就对她倾心,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勇气表白。
莫斯科大公为人鲁莽暴躁,又喜欢自作聪明。亚美尼亚大公为人软弱,做事犹豫,因为实力与莫斯科相差较远,只得依附于他。
波西米亚大公一向善于见风使舵,只求自保。
基辅大公与波兰大公几代通婚,关系密切,波西米亚大公向来以波兰大公马首是瞻。各大公之间对于是战是降没有一个主义,就在这时,波兰大公突然提出只要满足各公国做提出的合理要求,便可以投降蒙古,并邀请蒙古派出代表前往参加公国大会。
拔都调查到了各大公之间的关系,决定派老将速不台作为代表前往,拔都自己则化装成速不台的随从也亲自前往,而郭宝玉和贵由分别带兵镇守在城外,一旦城中有变立刻发兵攻城。
公国大会在莫斯科城中心花园召开,作为宗主国的波兰并未参加会议,这让拔都内心蒙上了一层阴影,他隐隐感觉到,这次的公国会议绝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拔都的手下将领也化妆成为了城中百姓,潜入城中,经过调查发现这个会议远比想象中的凶险,立陶宛大公一直以来想要加入蒙古大军之中,喀山大公有心投诚,但又担心蒙古实力不够犹豫不决。

莫斯科大公一向暴躁自大,一心想要除掉蒙古军,并已经在城外埋伏好了很多部队,打算先控制进城的主将,击破城外的蒙古部队,想趁乱将弱小的喀山和立陶宛大公除掉,吞并他们的土地和财产再嫁祸给蒙古大军。波兰大公一直没有明确的态度,不过在城外百里之内有许多来历不明的重甲军,根据波兰大公的为人,今天这些来参加公国会议的人很有可能都是他的目标。
速不台主张此时立刻离开莫斯科,调动外边的兵马前来攻城,而拔都却另有一番打算,
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各大公都心怀鬼胎,如果此刻大军推进反而会促进他们的团结一致。
针对几大公的各自情况,拔都决定首先争取立陶宛大公,很顺利,立陶宛大公在确认了消息的准确性时当即表示,愿意归降拔都,至于喀山大公,立陶宛大公一向对他也有好感,只是觉得他为人优柔寡断,拔都趁机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喀山大公,利用立陶宛大公的一番话说服他归顺蒙古。
至于莫斯科大公,虽然兵力强大,但是他的暴躁和任人唯亲早已令除了那支亲卫队以外的部下与他貌合神离,所以击破莫斯科大公只要消灭这支近卫军就可以。另一个亚米尼亚大公一直是莫斯科大公忠实的仆人,同时,他还娶了莫斯科大公的妹妹做妻子。
基辅大公一向唯波兰大公马首是瞻,在调查莫斯科大公准备的各种阴谋过程中得知原来莫斯科大公的妹妹,也就是亚米尼亚大公的妻子,早在未嫁之前就和基辅大公有着不正当的关系。而且,莫斯科大公一直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
拔都利用这个事情足以让亚米尼亚大公倒戈相向,斩断了莫斯科大公的一切援助,就可以顺利地除掉他,至于那个企图吞并群雄的基辅大公,城外的郭宝玉和贵由足以应付他的部队。
击败了埋伏在城外的杀手,又歼灭了莫斯科大公的军队,配合城外的郭宝玉消灭了敌军的另一部分主力,回到城里,利用一条手绢,使得波西米亚大公与莫斯科大公反目,基辅大公见事不好,慌忙逃走,莫斯科大公被击毙,莫斯科城纳入蒙古版图。